第142章 诺亚的世界 (第3/6页)
我的狗是军统特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千千小说www.qbtxts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柏拉图认为,爱是对美的本体的追求,是从对个体肉体的爱升华为对精神、知识和真理的爱。这种“柏拉图式爱情”观念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。诺亚在整理资料时发现,唐君毅——一位中国现代哲学家,早已成功融合了儒家仁爱思想和柏拉图爱欲哲学,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爱情哲学体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诺亚被唐君毅的观点深深吸引:“爱情的必然性根源于宇宙灵魂的存在,而爱情的目的在于扩大人的内在精神自我,要在男女之爱以外扩展出其他的爱。”这与诺亚和守白的关系何其相似——他们的爱情不仅没有削弱各自的独立性,反而扩大了他们的精神世界,让他们更包容地看待文化和哲学差异。
诺亚还研究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。沙特和波娃那着名的爱情契约关系,虽然备受争议,却体现了一种对自由与责任的探索。波娃自己在日记中透露:“沙特与我决定保持我们的关系,但同时保留各自与其他人的关系可能性……这需要极大的相互信任和透明。”
这种关系模式虽不符合传统,却引发了诺亚对爱情中自由与承诺的思考。他意识到,真正的爱情不是相互束缚,而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共同成长。
德国哲学家舍勒在其着作《爱的秩序》中提出,爱是世界各部分之间“结合的永恒的节点”,是一种宇宙力量。印度圣雄甘地也认为:“在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中也必然存在这种凝聚力;有生命的众生之间的凝聚力的名字便是爱。”
诺亚在整理这些思想时,逐渐看清了东西方爱情哲学的汇通之处:无论是《易经》的“感应”思想,还是舍勒的“爱的秩序”,都指向了爱作为一种连接万物、促进生长的宇宙力量。
爱的能量:创造与生生不息
在进一步的研究中,诺亚被《易经》和道家思想中的“生生”理念所震撼。他在《爱的能量:爱情哲学50讲》中读到:“中国儒道思想的核心精神是‘生生不息’。爱是生生不息之道在人间的体现。”
《周易·系辞上》曰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,天地最大的德行是创生。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:“言天地之盛德,常生万物而不有生,是其大德也。”天地创生万物,而不占有万物,这才是大德、大爱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