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苏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千千小说www.qbtxts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耶律观音女牵着延寿女的手往里走,脚下的泥土软乎乎的,沾得襦裙下摆都是泥点,延寿女却毫不在意,目光始终黏在田垄里的稻苗上。转过一道竹篱,忽然看见个穿着明黄小袍的孩童,正蹲在田埂上,跟着老农学捆秧苗,发髻上还别着朵粉桃花——正是后周幼帝柴宗训。
“你就是汴梁的小公子吗?”延寿女率先跑过去,把草筐举到他面前,“我是耶律延寿女,这是我编的草筐,给你装秧苗用!”
柴宗训愣了愣,随即露出笑容,手里还攥着半截草绳:“我叫柴宗训,谢谢你的草筐,比我编的结实多了。你看,这稻苗是昨天刚插的,老农说秋天能结好多稻穗。”
耶律观音女走上前,屈膝行礼:“辽耶律观音女,见过陛下。”
“姐姐快起来!”柴宗训连忙扶住她,指着田边的石桌,“母后让宫女备了蜜水,我们去那边坐,我给你们看我画的稻田图。”
石桌上摆着个青瓷罐,蜜水的甜香混着稻苗的清香漫开来。柴宗训从袖中掏出张画纸,上面用炭笔画着歪歪扭扭的稻田,田埂上画着三个小人,手里都拿着草筐,旁边歪歪扭扭写着“一起种稻子”。
“这是我,这是你,这是观音女姐姐。”他指着小人解释,眼神亮晶晶的,“母后说,要是辽和后周一直好好的,每年春天我们都能一起看稻苗。”
耶律延寿女凑过去,用指尖点着画里的稻田:“等秋天稻穗熟了,我们可以编大草筐装稻子,父汗说辽的皮毛能换好多粮草,到时候我们换了粮草,就能种更多稻子了。”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